走进雄关,一幅幅真实的文化图景展现在面前:广场上,美妙的乐曲、悠扬的歌声、翩跹的舞姿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公园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自乐班吹拉弹唱、悠然自得、惬意自在;图书馆、农家书屋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读书爱好者络绎不绝。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就这样真实地呈现。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文化强市”战略,把繁荣文化事业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坚持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始终把文化重心倾向基层,紧紧围绕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雄关文化事业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文化,浸润群众生活。冬日午后,大雪初霁,太阳暖暖地照着,市民李大爷拿起心爱的二胡走出家门,到雄关广场的文化长廊里,和几个老戏迷一起又拉又唱“吼”起了秦腔。
“现在一走出家门就有舞台,身边人个个多才多艺。”戏友周大爷也感慨地说。他们的感慨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嘉峪关市的群众文化正步入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