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逶迤,祁连皑皑。戈壁钢城,文明雄关。
如果说“天下第一雄关”是历史留给嘉峪关的宝贵历史财富,让她举世闻名,那么打造城市品牌,创建文明城市,被人们誉为“湖光山色、戈壁明珠”,则翻开了这座现代化工业旅游文化名城崭新的一页。
四月的钢城,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俯瞰钢城,整座城市被防护林和城市绿化带掩映,银光闪闪的公园湖泊宛若一块块翡翠把城市点缀得诗情画意。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嘉峪关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之城。
多年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30万钢城人民同心协力,争朝夺夕,共建共享,让文明之风吹拂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嘉峪关也因文明的滋养而越来越灵动。
许多第一次来到嘉峪关的朋友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一座西部戈壁城市,竟会有如此多的城市绿色,有如此看不够的城市美景。游客无不感叹:“想不到茫茫戈壁滩上竟有这么美丽的城市。”外来的客商感叹雄关的壮美,更是惊叹雄关脚下城市的亮丽。
“生态建设是我们这座城市永续发展的命脉,要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把良好生态作为最大的民生福利,推进“天蓝、地绿、水秀、人和”的全域生态工程,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如是说。
走进嘉峪关,人们耳闻潺潺流水、手扶葱郁绿色、满目广厦华栋。这座城市的美景,让市民为之幸福、自豪。在美丽的南湖,垂柳成林、鲜花盛开、碧波荡漾、一望无际,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令人犹如置身美丽的江南水乡。
在嘉峪关生活了几十年的李先生感慨地说:“如今,无论是漫步在东湖感受微风徐徐,还是在讨赖河畔欣赏曼妙的音乐喷泉,曾经的戈壁滩变成如画的美景,让我们都倍感幸福与自豪。”
嘉峪关地处戈壁荒漠,“风吹石头跑,拉着羊皮不粘草”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为改善生态环境,嘉峪关历届领导班子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以文化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做好“水”和“绿”两篇文章,实施好重大生态项目,让水润雄关、绿意满城。每年投入资金1亿多元,连续20年开展大规模全民义务植树年活动,全市人民靠着坚定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把嘉峪关建设成为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的戈壁明珠城市,使城市绿化率达37.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36平方米。建成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讨赖河景观带、南湖生态文化园、中华孔雀苑等景观项目,人均占有水域面积23平方米,形成了“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园林式城市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