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群文活动  >>  本馆动态  
长城脚下舞蹁跹
字体大小:[ ]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12-05  点击数:

        应《飞天》杂志社约稿,甘肃省作协会员、嘉峪关市作协副主席刘恩友同志撰写了这篇关于一位雄关舞者的报告文学。作家试图以嘉峪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嘉峪关市文化馆文艺辅导部主任娜仁学习成长、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点点滴滴,展现以娜仁为代表的众多舞者崇高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品德。娜仁是众多舞者的代表,宣传娜仁就是宣传整个舞者队伍。小编将从本期开始连载,以飨读者。

       草坪环绕,花坛簇拥,鸟鸣鹊叫的街市,宛如一幅铺向祁连雪山的画,由北向南伸展。远远望去,广场跳跃着的那些灵动的舞步、那些轻捷的身姿、那些鲜艳的民族服饰,让这座叫嘉峪关的城市,每个傍晚都流淌出动感的旋律。“生活无忧,怎能不翩翩起舞?”这群舞者笑容舒展,舞姿灵动,让我因有些入迷而驻足。

     “其实,他们先前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刚开始学的时候,有些人一个星期都学不会一个基本的舞蹈动作。”娜仁看着这些街头她熟悉的舞者,在她眼里有些竟然舞姿是如此的专业。

        娜仁免费培训辅导的民族舞蹈像雄关脚下的太阳花,绽放在城市的街头。多少个日日夜夜,娜仁准时出现在嘉峪关雄关广场,出现在夏日夜晚的大街小巷,热爱舞蹈的老老少少都能跟着身穿多彩舞服、脚蹬红舞鞋的娜仁学习各种民族舞蹈,从而使“好日子舞着过”成为现实。

枕着阳光的心,梦想的种子就会发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娜仁最爱跳的舞曲,哼唱着这耳熟能详的曲调,娜仁身上的民族舞蹈细胞就开始活跃。其实,我和娜仁并不熟悉,她是舞蹈家,我是业余学写诗歌的,因为受市文联安排,我走近了娜仁的舞蹈。当我看到嘉峪关的大街小巷,到处翩然着音符一样的身姿时,我分明感觉到民族舞蹈的旋律和长城丝路的合奏,也因此了解到踏着舞蹈的旋律一路走来的娜仁,一步步成长为国家三级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嘉峪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嘉峪关市文化馆辅导部主任,成长为参与社会、义务培训、免费服务的一颗璀璨的“雄关文艺之星”的人生经历。这个热心公益的民族舞蹈者,把美丽的舞步留在社区街巷,留在城市广场,普及到乡村晾晒场。

      “娜仁”在蒙古族语中寓意为“太阳”。30年前,这个蒙古族的小“太阳”凭栏遥望,那些形舒意展的姣美身姿、随风飘舞的缭绕长袖,令她如痴如醉,梦想的种子在她心中生长发芽。

       1985年夏天,娜仁中学毕业后考入肃北县乌兰牧骑文工团,成为专业舞蹈演员,从此迈上了一条令所有蒙古族女孩向往的道路。

       内行人都知道,学舞蹈是个苦、累、枯燥的选择。为了练习基本功,睡觉的时候,娜仁把自己的两条腿绑在床的两端,晨起时腿都失去了知觉。凌晨5点,娜仁又搓揉着麻木的双腿,悄悄起床只身来到练功房,这朵小小的“太阳花”,沐浴着星光和月色,积蓄着怒放的力量。

      艺术的路上,靠的不仅仅是勤奋,更需要一定的天分和文化知识积累。天资聪颖,酷爱学习,娜仁将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表达得准确而生动。在舞蹈的旋律中,娜仁留下一串串精彩的足迹——

       1986年至1987年,娜仁被派到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学习,期间被特邀参加了内蒙古成立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获得好评。

       1993年至1995年,娜仁在西北民族学院进修期间,多次参加大学生文艺会演,她的独舞《牧民的喜悦》荣获一等奖。

       1996年至2004年这段日子,娜仁在肃北文工团担任舞蹈教练、编导等,所编排的作品《雪山情》《沸腾的草原》《牧马人》《雪山迎宾舞》《祝福》等群舞、双人舞、独舞,分别荣获了多项省、地级奖项。

       2004年11月,娜仁离开肃北,调入嘉峪关市文化馆,担任群众文艺辅导等工作。至此,她的舞台扩展到长城脚下的雄关大地,她把成长路上的那种勤奋和坚韧,融进了今天的义务服务城乡群众之中。

      “舞蹈是我最擅长的语言,我对生活的诠释,对感情的表达,都体现在我的舞蹈中。”凭着对民族舞蹈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娜仁在嘉峪关这个广阔的舞台上,舞出了绚丽的旋律,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十多年来,娜仁利用业余时间给农村、社区、企业、学校辅导演出节目,先后组织开展了锅庄舞、安代舞等各种民族舞蹈免费培训1200多期,学员达到两万余人。(原载《飞天》、《嘉峪关日报》、《嘉峪关文艺》)


友情链接
访客统计——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嘉峪关市文化馆微信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主办单位:嘉峪关市文化馆 | 邮编:735100 | 电话:0937-6265312
网站管理:嘉峪关市文化馆 | 版权所有:嘉峪关市文化馆 | 陇ICP备16002334号-1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