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三大品牌  
非遗传承|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关地蹦子”传习培训活动在嘉峪关市文化馆火热展开  
字体大小:[ ]  来源:  作者:  日期:2024-10-29  点击数:

 

嘉峪雄关,自古以来是多民族文化共融的热土。各族文化璀璨如星,民间歌舞异彩纷呈。嘉峪关地蹦子,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老艺术形式,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祈福或祭祀仪式。人们通过舞蹈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希冀。随着岁月的流逝,地蹦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集舞、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嘉峪关地蹦子作为本土民间舞蹈的一种表演形式基本动作如“黄龙缠腰”、“犀牛望月”、“三碰头”等,旦角以“小颤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丑角则双腿屈膝成“马步半蹲”,憨态可掬,突出了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嘉峪关地蹦子还注重队形变化与整体协调形成了多达70余个队形变化,使整个舞蹈表演层次分明、高潮迭起。

 

为了培养更多的地蹦子传承人才,嘉峪关市文化馆2024年10月28日组织开展传习培训班邀请省级非遗项目“嘉峪关地蹦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克荣和杨玉忠二位老师亲自授课,从地蹦子的角色组成、服饰、舞蹈动作到队形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与演示市民艺术学校的学员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实践认真掌握地蹦子的基本舞步与表演技巧

 

 

此次活动的开展,对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嘉峪关地蹦子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探寻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连接点”,实现非遗守正创新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享受非遗文化的艺术滋养。

 

 


友情链接
访客统计——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嘉峪关市文化馆微信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主办单位:嘉峪关市文化馆 | 邮编:735100 | 电话:0937-6265312
网站管理:嘉峪关市文化馆 | 版权所有:嘉峪关市文化馆 | 陇ICP备16002334号-1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