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面筋始创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是素斋园中的奇葩,尤其是以面筋为主料的素仿荤菜肴,堪称中华美食一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到元代已有大量生产面筋,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上就详细介绍了洗面筋的方法。清代面筋菜肴增多,花样不断翻新。
嘉峪关面筋的制作要选用优质小麦粉,加入水、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揉好的面团需用保鲜膜包好,醒发30分钟后再继续揉面。而后,用盆子接适量水,将面团放进去洗,在洗的过程中盆中水逐渐变白,再换清水,总共洗3—4遍,将盆中洗剩下的面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活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面筋既可以制作多种美味的凉菜,还具有解热和中等功效。嘉峪关面筋制作技艺于2014年列入第三批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